首页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前沿问题”高端理论研讨会在大连工业大学召开

  群贤毕至谋发展,济济一堂话创新。5月18日,由大连工业大学主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论视野》杂志社协办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前沿问题”高端理论研讨会在大连工业大学举行。辽宁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振权,大连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苑晓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教授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论视野》副主编胡振良教授作主旨报告。开幕式由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杜明教授主持。
IMG_7845.jpg
b86483f7b55b26d6b98f3522c15be0d.jpg
  李振权在致辞中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明确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辽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带来有利环境和条件。他强调,辽宁是科教大省,创新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坚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为新时代“六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本次研讨会必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思路,提供有益启示。同时,他希望大连工业大学在未来持续发挥行业鲜明特色,突出办学优势,在辽宁省打造万亿级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以及海洋经济强省、食品工业大省建设上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8c033ca879a9271f7f18b2430cea4ba.jpg
  苑晓杰指出,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现代大学进步的最强动力、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变量。高校要发挥其在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支撑作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举措,推动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他强调,大连工业大学始终致力把“轻工”办学“底色”打造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亮色”,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提高学校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水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在“吃穿住用”民生消费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他表示,此次研讨会围绕科技创新,分享真知灼见,开启思想盛宴,必将对学校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助力辽宁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更多可行的方案和路径,为辽宁全面振兴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IMG_7519.jpg
  朱蓓薇院士在开幕式致辞并以《落实大食物观,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主旨报告。她指出,此次研讨会对于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面向”的殷殷嘱托,担当科技创新重任,践行“大食物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强民族食品工业,保障人民群众营养健康。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和要求,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致力于海洋食品广泛开发与精深加工,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突破卡脖子难题,打好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强化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国家海洋经济强国建设。希望通过此次深度交流,更深入、更系统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实现思想解放,探索出科技创新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能力。
IMG_7775.jpg
  胡振良教授代表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作了简要介绍。他讲到,要从新科技革命、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三个维度来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要跳出思维的框架,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必然会点燃学术与思维火花,推进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发展。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技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在理论体系化和学理化上实现新突破。
  本次研讨会聚焦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前沿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在主题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志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唐鸣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周天勇教授和郇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蒲国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郭驰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吴云志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刘晨晔教授、大连民族大学徐丽曼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教师通过主题研讨、自由提问、互动发言等环节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大家踊跃发言、表明观点,在探讨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凝聚共识,积极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未命名.png
文字/司炳昺 图片/孙洪斌
编辑/司炳昺
审核/司炳昺、刘海丽、高丽华

来源: 宣传部(新闻中心) 添加时间: 2024-05-18